首頁 > 技術資訊 > 技術咨詢 > 瀏覽文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析——以L市為例

時間:2023年04月17日信息來源:環境衛生工程 點擊:

  摘要:本文根據南方某大城市L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分類收運和處理情況,依據國家、L市及其所在省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配套政策文件、環境衛生勞動定額標準,結合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過程實際發生的費用,參照國內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資金支配情況,采用全費用單價計價法,分別對低值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大件垃圾的收運和處理費用,包括人員成本、機械成本、耗材成本、管理費、利潤、稅金等進行分類歸集、核算,測算出每類生活垃圾的收運、處理成本,為后續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制定提供決策依據,為環衛財政支出及資金籌措提供方向引導。

  2019年4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9個部門聯合發出通知,明確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目前,全國已有2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啟動垃圾分類。自2021年第4季度起,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對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行分類評估,即按照國家城市劃分規定將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劃分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超大和特大城市4類,將同類型同體量的城市劃為一類進行評估。

  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全面鋪開,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運輸、處理方式及相關資金投入隨之發生較大變化。開展垃圾分類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和資金籌措機制,現階段財政投入是資金的主要來源,各地市各級財政將面臨如何在不斷拓寬生活垃圾分類資金籌措渠道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財力和垃圾分類體系構建情況合理控制成本問題。為此,需要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各環節成本測算,為后續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制定提供決策依據、為環衛財政支出及資金籌措提供方向引導。

  本文在核算南方某大城市L市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資金投入資料的基礎上,通過深入分析,客觀評價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成本投入的預期效益現值,結合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經濟政策、人口狀況、文化背景,提出與公共財政支出規模相適應的垃圾分類專項投入,提高公共財政支出效益。

  1 測算參數取值分析

  1.1 測算內容

  根據L市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實際狀況,結合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中所發生的費用和國內其他城市垃圾分類資金支配情況,分別對其他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低值可回收物、大件垃圾、餐廚垃圾的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環節的資金成本進行分類歸集、匯總、核算,計算出費用發生總額及每類垃圾的收運、處置成本。

  1.2 生活垃圾分流分類處理狀況

  L市城市生活垃圾包括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小類。本研究僅對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4類城市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全流程(圖1)成本費用進行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析——以L市為例
圖1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流程

  1.3 測算依據

  L市生活垃圾分類成本主要依據L市摸排統計基礎資料、L市發布的《城鎮市容環境衛生勞動定額》《L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專項規劃》《L市有害垃圾收運和處置方案》《L市大件垃圾收運和處置實施方案》《L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以及L市水電油價格及車輛設備等的市場詢價,L市所在省發布的省級城鎮環境衛生作業定額標準,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暫行辦法的通知》進行測算。

  1.4 測算數據取值

 。1)人工成本測算參數取值

  人工費用系數主要考慮工作人員倒休及人員工資、福利和五險一金繳納比例等。其中,考慮城市環境衛生工作的特殊性,全年大部分環衛工作崗位不能間斷,環衛作業人員工資的計算過程崗位輪休系數按1.4計。人員工資、福利和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根據L市所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健廳發布的關于2019年度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和計算待遇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進行取值(表1)。

表1 人員工資、福利和五險一金繳納比例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析——以L市為例

  注: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根據行業費率取值。

 。2)車輛成本測算參數取值

  車輛成本主要包括車輛的折舊費、維修費、規費以及電價、油價、水價等耗材成本(表2)。其中,環衛車輛折舊年限、殘值率、維修費用等參考我國其他省市如北京市、上海市、山東省、湖北省、福建省等的環境衛生作業或道路清掃保潔作業相關定額規定進行取值。車輛價格、電價、油價、水價等物料價格均為稅后價。車輛規費包括車輛年檢費用和車輛車船稅,年檢費按175元/輛計,車船稅按L市所在省的車船稅實施辦法中規定的車船稅年基準稅額計(表3)。

表2 車輛成本測算參數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析——以L市為例

  注:a指維修費中車輛的年維修費用即常規費用和大修費用分別按車輛原值的11%、15%計;機械臺班經常修理費系數K參照建筑工程定額中的規定取4.29。

表3 車船稅年基準稅額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析——以L市為例

  注:商用車包括半掛牽引車、三輪汽車和低速載貨汽車等;其他車輛不包括拖拉機。

 。3)管理費、投資收益、稅費取值

  管理費是指環衛企業組織生產和經營管理所需的費用,包括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差旅交通費、固定資產使用費、工具用具使用費、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財產保險費、財務費、稅金、其他等13項內容。投資收益是指環衛企業完成所承包的環衛作業所獲取的合理盈利;按國家稅務法規定計入環衛經費內的稅金即增值稅。相關費用取值見表4。

表4 管理費、投資收益、稅費取值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析——以L市為例

  2 測算過程分析

  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為3種模式。

  模式1,通過分析L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等各環節實際發生的人工成本、機械投入、耗材采購成本、管理費、投資收益、稅費等費用,每部分費用均采用全費用綜合單價計價法進行測算(表5);

  模式2,部分類別生活垃圾的收運和處理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由社會資本采用建設運營(BO)或建設運營移交(BOT)模式負責,政府按照中標價及垃圾處理量支付補貼費,這部分生活垃圾的收運處理成本直接按中標單價測算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成本(文中標注*號的數據);

  模式3,參考國內其他城市的經驗做法,再結合L市實際情況例如參照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測算(文中標注#號的數據)。

表5 測算費用組成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析——以L市為例

  3 測算結果

  3.1 可回收物處置體系成本

  可回收物包括高值可回收物和低值可回收物兩大類。高值可回收物通常由市民自主售賣進入再生資源回收市場體系,在生活垃圾分類中,政府主要對低值可回收物進行體系搭建及回收再利用,因此本文僅對低值可回收物處置成本進行測算。

  L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量約264t/d,可回收物投入收集容器后,由環衛部門或可回收物收運企業通過專用收集車輛收運至分揀中心進行分類打包,再流向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終端設施。其中,收運成本涉及測算環衛部門或收運企業從收集桶收集運輸至分揀中心,以及在分揀中心進行分揀后再由社會企業自行運輸至再生資源交易市場。

  低值可回收物處理成本因其價值隨市場波動無法進行準確預估,經調研,廣州、南京等城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補貼單價執行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成本單價。由于各地補貼價格考慮了社會化企業收集、運輸及處置成本,L市低值可回收物收運處理成本按照L市生活垃圾中其他垃圾的收運和焚燒處理成本計算,即249元/t#。

  受可回收物的潛在分類規模、運輸距離、處置渠道、下游市場需求、不同品類可回收物回收市場價格等因素影響,各地市低值可回收物收運處理成本不盡相同,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做詳細測算。

  3.2 廚余垃圾處置體系成本

  廚余垃圾指易腐爛的、含有機質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廚余垃圾等。結合L市生活垃圾分流分類情況,家庭和其他廚余垃圾處理路徑相同,因此,將此兩類產生量合并進行成本測算。

 。1)家庭和其他廚余垃圾收運處理成本

  L市家庭廚余垃圾和其他廚余垃圾日均產生量為900t,均通過直運方式進入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其中,500t進入大型廚余垃圾處理廠,收運成本為178元/t。處理費用按L市大型廚余垃圾處理廠處理補貼中標單價247元/t*計;300t進入中型廚余垃圾處理站,收運成本為149元/t,處理費用根據L市中型廚余垃圾處理站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測算,處理補貼單價為260元/t#;100t進入小型廚余垃圾處理點進行就地處理,收運和處理成本按L市已投入使用的處理能力為10t/d的小型廚余垃圾處理設施收運和處理一體化綜合補貼中標單價373元/t*計。經折算,家庭和其他廚余垃圾綜合收運成本為152元/t,處理成本為262元/t。

  因小型廚余垃圾處理點服務范圍僅為該處理點所在城區,收運范圍相對較小且收運路線較單一;中型廚余垃圾處理站服務范圍輻射該站所在城區及鄰近2個城區;大型廚余垃圾處理廠服務范圍輻射L市所有城區,收運單價隨著收運范圍及收運路線復雜性的增大而增加。廚余垃圾處理成本隨著處理規模增大而減小。為實現廚余垃圾收運處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建議廚余垃圾通過大型處理設施進行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發揮規模效益,降低處理成本。同時,可通過優化廚余垃圾收運路線、提高收運機械化及智能化水平等方式降低收運成本。廚余垃圾收運處理成本測算參數及結果見表6。

表6 廚余垃圾收運處理成本測算參數及結果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析——以L市為例

 。2)餐廚垃圾收運處理成本

  L市餐廚垃圾由處理能力為520t/d的餐廚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綜合補貼中標單價309元/t*,其中,收運補貼中標單價為114元/t*、處理補貼中標單價為195元/t*。

  3.3 有害垃圾處置體系成本

  L市每個居民住宅區、黨政機關單位、相關企業等至少設置1個有害垃圾收集點,每個收集點根據有害垃圾主要種類、數量,設置數量、規格相適用的有害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每個城區至少設置1個符合GB 18597-2001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的有害垃圾貯存點。

  生活源分出的有害垃圾約8.8t/d,定時由環衛部門或收運企業運輸至有害垃圾貯存點暫存。儲存至一定數量后由具有資質的危廢運輸企業使用專用車輛(符合豁免條件除外)運輸至終端端處置設施?紤]到有害垃圾運輸至終端處置設施由具有資質的企業承擔,本研究僅對有害垃圾從居民投放點至貯存點的成本進行測算。

  有害垃圾由20輛載重2t的專用電動車收集運輸至貯存點,每日收運5次,共需27班次,單程運距取6km,每班次運距60km。收運成本為294元/t。有害垃圾由載重5t的專用車輛從貯存點轉運至終端處置設施,按照L市市場行情,5t車輛轉運一次費用為3000元,轉運成本=(8.8×365÷5)×3000=1929000元/a,經折算,有害垃圾轉運單價為600元/t。L市有害垃圾實際處置費為4000元/t#。經折算,有害垃圾收運、轉運、處置綜合單價為4894元/t。

  有害垃圾的收運處置成本與收運方式、路線、頻次以及有害垃圾的成分及其處置工藝等直接相關。為降低成本,收運方面可考慮將有害垃圾與其他垃圾采用“同車異桶”的方式進行收集運輸;處置方面,應綜合考慮有害垃圾的成分及其含量,按類別區分進入具備相應資質的終端設施進行處置,以區分洽商處置價格。

  3.4 其他垃圾處置體系成本

  L市其他垃圾平均每天清運量3228t。其中,2085t從前端收集后經小型轉運站(或車輛流動收集)進入大型轉運站二次轉運至生活處理設施進行處置,日均二次轉運量分別為165、870、1050t;748t從前端流動收集至大型轉運站轉運至生活處理設施;395t從前端收集后經小型轉運站一次轉運至生活垃圾處理設施。

  L市二次轉運成本按已投入使用的轉運能力為2000t/d的大型轉運站運營成本52.9元/t計。L市其他垃圾由已投入使用的設計處理能力1135t/d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設計處理能力2000t/d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處理,生活垃圾填埋、焚燒實際成本分別為150.3、74.3元/t(含飛灰固化物填埋處置費用)。

  L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采用BOT模式,政府無償提供土地,服務年限為30a(含建設期),政府按“中標單價×生活垃圾焚燒量”支付補貼費;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采用BO模式,服務年限為15a,政府每年核算填埋場年度運營成本(包括土地攤銷、設備折舊、管理費等),按“總成本+利潤+年度增值稅費”支付生活垃圾填埋費用。因服務年限、土地費用的承擔主體、生活垃圾處理規模等因素不同,因此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單價低于填埋處置單價。其他垃圾收運成本測算參數見表7、測算結果見表8。

表7 其他垃圾收運成本測算參數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析——以L市為例

表8 其他垃圾收運處理成本測算參數及結果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析——以L市為例

  經測算對比,其他垃圾運輸方式①的綜合運輸成本(109.3+52.9=162.2元/t)最高,方式②的綜合運輸成本(84.5+52.9=137.4元/t)相對較低,方式③的綜合運輸成本(96.6元/t)最低。但是,方式②其他垃圾由車輛流動收集,無固定轉運場所,垃圾接駁過程存在較大的臭氣和噪聲擾民風險;方式③其他垃圾自小型轉運站直運至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一次運輸距離較遠,運輸效率相對較低,且運輸途中“拋、灑、滴、漏”現象發生的風險相對較大。因此,如生活垃圾運輸量較大且運距較遠,建議經小型轉運站統一接駁壓縮后再經大型轉運站二次轉運至處理設施。

  3.5 大件垃圾處置體系成本

  L市大件垃圾清運量約88t/d,居民可將大件垃圾投放至集中投放點,由生活垃圾管理責任人預約大件垃圾收運服務單位提供收運服務,也可自行預約大件垃圾收運服務單位上門收運,收運費用由居民承擔。大件垃圾由15輛載重3t的專用車輛運輸至大件垃圾處置中心進行資源化利用,配備司機和輔助工作人員各21人。大件垃圾收運車輛每日作業里程1118km。經測算,大件垃圾收運成本為134元/t。大件垃圾破碎處置費為70元/t。L市大件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磁性金屬占比約5%,破碎后余下的不可回收廢棄物需進入生活垃圾大型轉運站轉運至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處置,不可回收廢棄物轉運和處置單價按生活垃圾二次轉運單價52.9元/t、焚燒補貼單價74.3元/t,則二次轉運處置單價為120.8元/t。經折算,大件垃圾收運處置綜合單價為324.8元/t。

  受體積較大且外形不規則影響,收運車輛單次收運大件垃圾數量有限,導致收運成本較高,為降低收運成本,可考慮采用分散布局建設大件垃圾處置設施的方式,根據城市人口分布情況,在人口密集區域單獨設置處置設施,以縮短收運距離。此外,拆解及拆解產物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方式對大件垃圾的處置成本影響較大,應提升拆解能力,提高拆解產物的再生和資源化利用水平,減少焚燒和填埋量。

  3.6 各類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成本測算結果

  經測算,L市264t/d的低值可回收物處理單價約249元/t;900t/d的家庭和其他廚余垃圾收運單價為152元/t、處理單價為262元/t;520t/d的餐廚垃圾收運為114元/t、處理單價為195元/t;3228t/d的其他垃圾在不同的收運模式下收運單價為84.5~120.5元/t、大型轉運站二次轉運單價52.9元/t、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和焚燒發電單價分別為150.3元/t和74.3元/t(含飛灰固化物填埋處置費用);8.8t/d的有害垃圾收集、轉運、處置綜合單價為4894元/t;88t/d的大件垃圾收運、處理單價為324.8元/t。

  L市各類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綜合單價及年成本見表9。經測算,L市除低值可回收物(政府主要對其進行體系搭建及回收再利用)僅測算其處置成本(249元/t)外,家庭和其他廚余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收運處理綜合成本分別為:414、309、4894、324.8元/t;其他垃圾收運和衛生填埋的綜合單價為287.7~323.7元/t,其他垃圾收運和焚燒發電的綜合單價為211.7~247.7元/t。按此結果及L市各類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量計算,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后,L市年度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總成本約52273.88~56515.47萬元。

表9 各類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綜合單價及年成本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成本測算分析——以L市為例

  注:L市其他垃圾收運處理量為3228t/d,其中衛生填埋量為1028t/d,焚燒發電量為2200t/d。

  4 結論

  經測算分析,隨著生活垃圾分類的逐步實施至全面鋪開,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初期,因改造提升或更換分類投放收集容器(廂房),新增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車輛,新建貯存點、接駁點、分揀中心、宣教基地,新增生活垃圾分類考核評估、桶邊督導、主題宣傳、入戶宣傳、專題培訓、第三方媒體全方位報道等配套保障措施,需增加大量資金投入,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成本在推廣階段將逐年增加。

  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可從深化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優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收費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等3個方面,合理控制成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社會、環境、經濟效益最大化。

  深化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方面,需優化分類流程和收運路線、提升處理水平和規模,充分發揮集約化、規;,降低收運處理成本。

  優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收費模式方面,按照“誰污染、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原則,鼓勵分步實施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費收費機制,建立健全生活垃圾處理費分類計價、計量收取機制。通過此方式,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一定程度上減輕生活垃圾處理財政負擔。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方面,生活垃圾交由具備資質的專業機構進行收運處理,提升生活垃圾處理的規;、專業化、社會化水平,有效減少各級財政的一次性支出,緩解財政資金壓力。

(作者:李航 編輯:admin)

上一篇: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技術要點分析

下一篇:沒有了

延伸閱讀:
網友評論
欧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